2025年被认为是AI游戏元年,各大厂商和创业团队纷纷布局,尝试将AI融入游戏开发。
2.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头部厂商将AI视为降本提效的新武器,同时也有公司探索AI原生游戏。
3.除此之外,OpenAI、Anthropic、NVIDIA等模型巨头虽未亲自下场做游戏,但他们的API已成为不少AI游戏的底层技术支撑。
4.玩家对AI游戏的反应参差不齐,好的方面能让玩家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连结,坏的方面则可能导致游戏内容出现问题。
5.未来AI游戏发展趋势包括更快、更个性化、更丰富的输入方式和更沉浸式的输出体验,有望改变游戏设计和玩家体验方式。
游戏、金融、广告,是 AI 商业化最容易的 3 个领域。无数的新一代 AI 创业者都在为之兴奋,前仆后继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今天,十字路口整理了迄今各种 AI 游戏领域的尝试,从游戏巨头、创业工作室、到 OpenAI 和英伟达,希望能给致力于投身 AI 游戏创业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NPC 活了! ——这是近两年来游戏圈给玩家带来的最大震撼。
如果你还记得《上古卷轴》里那些机械重复 我膝盖中了一箭 的 NPC,或是《GTA》里只会按固定路线走动的路人,那么现在 AI 时代下,这些虚拟角色正在努力拥有 灵魂。
以前游戏更新一个支线任务需要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美术、策划、编剧团队反复打磨。现在接入 AI,只要喂好 Prompt,就能自动生成支线剧情、任务流程甚至角色对话。像网易、腾讯、米哈游等头部厂商,已经把 AI 当作降本提效的新武器,也有公司试水 AI 原生游戏,靠创意直接走量。比如《Suck Up!》上线仅两周,在全网播放火速突破千万;《Whispers from the Star》封测阶段就刷爆社交媒体热搜。
玩家则是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互动深度。不再是与预设脚本对话,而是与 活着 的角色交流,满足了玩家长期以来渴望的情感连接需求,让游戏真正地从单纯的娱乐工具升级为社交和情感寄托的媒介。
2023 年,游戏中的 AI 仅仅指简单的预设行为模式,而如今,随着 ChatGPT、Claude 等大模型的崛起,游戏 AI 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尤其是「世界模型」(World Model)的出现,正在让游戏与 AI 的融合达到全新层次。这已经不仅仅是游戏技术,而是通向 AGI 的重要路径之一。
Technavio的报告里称,2025至2029年,全球 AI 在游戏市场的规模将会巨增 2000 亿。当 AI 游戏已经表现出能够成为可行的商业化场景时,它的潜力开始超越虚拟世界,成为“独角兽们”的新试验场。
我们梳理了下 AI 游戏赛道里的大厂、小厂、OpenAI等公司的布局,竟然发现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 “新技术潮流”,而是一场从工具到世界观的重构。
提到 AI 游戏,不得不先看看巨头们的动作。毕竟,他们有资金、有技术、有用户,往往能引领趋势。
腾讯早在 2016 年就开始布局 AI,2023 年推出了 Game AIR 开发平台,支持从角色制作到场景生成的全流程。
到了 2024 年,腾讯又联手英伟达,把 ACE 生成式 AI 引入游戏引擎,让游戏 NPC 能自然对话、唇同步和自动生成动作。
就在不久前,2025 年 2 月《和平精英》官宣将接入 DeepSeek,为数字代言人 “吉莉” 注入 AI 能力。这是腾讯首次、也是行业少有的将大模型深度嵌入核心游戏体验里。
网易则通过旗下伏羲实验室,打造了国内首个游戏智能 NPC 系统。在《逆水寒》手游中上线了 沈秋索 这一 AI 驱动的 NPC。
作为《原神》的开发商,米哈游相比降本增效这类偏工程的方向,它显然更想用 AI 造梦 — 真正在做 AI 原生游戏的尝试,而不是给传统游戏打点 AI 补丁。
内部这边,米哈游早在 2018 年就悄悄成立了个 AI 部门,叫 “逆熵”(Inverse Entropy)。听名字就符合米哈游的一贯风格,主打方向 ——AI 语音合成、动作捕捉、美术生成。成果之一是虚拟偶像 “鹿鸣”,B 站粉丝 170 万 +。并自研了一个叫 “Glossa” 的大模型 —— 名字来自希腊语,意思是 “舌头” 或 “语言”,用于提升游戏中的角色台词、任务剧情生成效率,以及增强 NPC 交互能力。
外部那边,2022 年,创始人蔡浩宇自己跳出米哈游,在外部新开了 “副本”—Anuttacon,亲自上阵做了一款 AI 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这是一款全部围着 AI 设计的游戏。玩法核心是全语音互动,玩家用嘴说话和游戏主角 Stella 沟通,帮她在陌生星球上生存。每句话都会影响剧情发展,真正实现 “对话即命运”。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公司们,微软、Epic Games 和育碧等巨头同样积极行动。
微软与 Inworld AI 合作为 Xbox 开发者提供 AI 工具包;Epic 将 AI 工具集成到虚幻引擎中;育碧则开发了 Ghostwriter 工具用于生成 NPC 对话,据称能将重复性文本工作量降低约 20%。
从最近的动向来看,AI 正在悄悄重塑游戏行业的底层逻辑,而大厂们的打法,基本分成两条主线:
一条是提效,也就是常说的 “降本增效”—— 用 AI 来生成美术、辅助写代码、跑测试流程。目标很明确:节省时间、省人力、提产能。这部分属于刚需,ROI 清晰,几乎是所有厂商都在跟进的方向。
另一条是创新,也就是把 AI 真正嵌进玩法里,像 AI NPC、动态剧情生成这种,直接对玩家体验动刀。这类尝试更前沿,也更冒险,属于 “想象力赛道”:你不知道会不会爆,但一旦成了,就是新范式。
跟大厂动辄几百人、几年周期的战略项目比起来,小团队和创业者在 AI 游戏这块的动作明显更轻、更快,也更有想象力。他们不是在堆预算,而是在拼创意,用 AI 这把新工具造出了不少意料之外的玩法和商业模式。
以前一款像样的游戏,至少要有美术、程序、策划、音效,当把这些岗位配齐之后,游戏团队才能正常运转。现在,有了 AI 生成图像、自动写代码、智能配音,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搞出一款可玩的游戏 demo。
“一个人就是一个小型工作室了,AI 帮我写代码、画素材、配音,我只需要负责创意方向和品质把控。
2023 年爆火的《AI2U:与你直到世界尽头~我的病娇猫娘 AI 女友》,用一个看似熟悉的 “密室逃脱” 壳子,打开了 AI 游戏互动的新范式。
不同于传统脚本推进的线性剧情,这款独立游戏把 ChatGPT 接入到 NPC 里,角色不再只是 “预设对话 + 选项树” 的老套路,而是能和玩家进行实时自然语言交流。
你可以安抚她、忽悠她、威胁她,甚至尝试用 “加入原神组织” 来洗脑她,让她放你走。
每一次对话都可能推着剧情走向一个全新的结局。这不是单纯的选项多,而是你说什么,游戏就回应什么,AI 成了真正的剧情合作者。
《AI2U》在 Steam 上标价 22 元,发布至今保持了 91% 的好评率。Demo 版本上线初期更是直接冲上了百万级下载,说明这类 AI 交互类玩法,哪怕还在探索阶段,用户的接受度和转化率已经相当可观。
关键在于,AI 在这个游戏里,到底解决了什么玩家过去搞不定的问题?能不能带来一种 “非 AI 做不到” 的体验?
所以,真正能做出好 AI 游戏的,往往不是纯搞技术的人,而是那些对游戏设计、玩家心理特别敏感的开发者。
虽然像 OpenAI、Anthropic 这样的模型巨头没亲自下场做游戏,但他们的 API,已经成了不少 AI 游戏的底层技术支撑。
OpenAI 在 2023 年开放了 Function Calling 等新特性,让开发者更方便地将 GPT 模型与游戏逻辑结合。许多开发者表示,ChatGPT 本身已经演变为一种 游戏平台,大量用户通过与之对话进行角色扮演、互动小说等轻游戏体验。
NVIDIA 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不只卖技术,还亲自下场做内容。2023 年他们推出了 ACE for Games 框架,语音、视觉、对话模型一套打包,目标是打造 “活的” NPC。2024 年,NVIDIA 携手中国厂商西山居开发《解限机 (Mecha BREAK)》游戏,号称将是全球首个正式上线的 ACE 智能 NPC 游戏。
再看向初创公司,Inworld AI 专注做 AI 角色平台,帮助编剧设定 NPC 的背景、性格,然后由 AI 驱动 NPC 的实时对话和行为。这套系统已经被微软等大厂引入,不止用在游戏,也用在元宇宙场景里。他们在 2022 到 2023 年间拿到了超过 1 亿美元的融资,势头很猛。
Character.ai 虽然本质上不是游戏公司,但他们的平台让用户可以 “捏” AI 角色,然后和这些角色互动、聊天,玩法上其实挺像游戏 —— 有人用它谈虚拟恋爱,有人沉迷奇幻冒险。2023 年,他们拿到了 1.5 亿美元融资,估值破 10 亿美金。
传统游戏公司思考的是 “如何用 AI 改进游戏”,而 AI 公司思考的是:
不管 AI 技术多炫,最后能不能跑得远,还得看玩家买不买账。说到底,用户才是最终评审团,玩家社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AI 游戏这条路能走多宽。
像《逆水寒》这样 NPC 可以自由对话、记忆玩家行为的案例,让玩家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连结,感觉游戏世界更加真实。
不过,AI 搞砸了内容也不是没先例。Square Enix 试水的《港口镇连续杀人事件》AI 预览版就翻车了 —— 因为 AI 经常理解错指令,结果玩家吐槽一片,Steam 好评率只有 12%,直接冲进 “史上最低” 排行榜。
前面探讨了过去众多厂商和团队在游戏领域内的做的事情,我们也不妨大胆展望一下 AI 驱动的游戏未来会什么样子?
今天的 AI 游戏,可能指向一场更大的实验。比如,游戏可以成了AI 的训练场、测试台,甚至是 “模拟社会” 的原型空间。
AI 还能通过学习视频和用户交互数据,在内部构建一个可交互的虚拟世界,并动态生成画面、物理效果,甚至角色行为,通过游戏的方式让 AI 不仅看懂一个世界,还能建出一个世界的“世界模型”。
AI 将游戏的边界无限的扩大,创投领域对此的反应也十分活跃。 除了多支传统美元基金一直在积极投资,a16z 甚至成立了专门的 AI 时代的 Game Fund ONE,坚信“现在是建立一个支持下一代游戏建设者基金的最佳时机”。用 6 亿美元基金,砸向未来远不止 3000 亿美元的游戏行业。
我们在上海 AI Hacker House 遇到前来作客的网易前 SVP 少云,他提到自己成立了 AI 原生游戏孵化器,将火力全开、支持新一代 AI 游戏的创业团队。
腾讯 NExT Studios 创办人沈黎新设立了一家叫作 Re³ Lab(铼三实验室)游戏孵化器,专注于在 AI 时代冲击下的原创游戏早期孵化。他认为:
尽管 AI 从技术层面彻底重构了游戏开发的流程,但人类在游戏的故事中仍有很多东西无法被代替,这反而是一类新的商业契机。
虽然游戏行业前仆后继用 AI 赋能游戏已经很多年,但 2025 年,从创业公司到宇宙大厂,才算是真正开始火力全开。
尤其是 DeepSeek 发布之后,开源也是「智能的平权」。现在,人人都可以基于世界上最好的 AI 大模型来开发自己的游戏了。
模型突破叠加设备创新,让输入有望 10-100x 增加、输出亦能 10x 增加
这三个方向共同指向了AI游戏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快的响应速度、更深入的个性化体验、更丰富的输入方式和更沉浸式的输出体验,这些都将极大地改变游戏的设计和玩家的体验方式。
「十字路口」会持续关注 AI 游戏赛道的所有玩家的新动态,期待看到他们创造出更多卓越顶尖的游戏作品。
它是精神力量的来源,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可以随时「逃离」进去喘息的绿洲,更是我们在焦虑之余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在 AI 的加持之下,游戏会变得更丰富、更真实、更具有娱乐性、更能给人们提供陪伴、提供慰藉、提供快乐。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九游娱乐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72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