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作为日本百年品牌,在中国市场已有40年历史,凭借一套出神入化的本土化策略,成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三得利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矩阵以乌龙茶为中心,衍生出多个款式,如无糖、有糖、花香、果香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3.为了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三得利在营销策略上投入诸多心思,放大中式元素,让自己看起来比中国本土品牌还要“本土”。
4.除此之外,三得利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与天猫、抖音、美团等电商和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实现全渠道协同。
5.目前,三得利在中式养生水市场扮演着跟随者角色,将继续关注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火到什么程度呢?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0%,预计2028年将突破百亿大关。
旺盛需求下,茶饮巨头纷纷加入战局。刚收获1600亿营收的百年日企品牌三得利,也在近期一口气推出10余款新品,并官宣中式养生饮新品牌“三得利焕方”,正式进军赛道。
在茶饮行业,三得利绝对是不可忽视的玩家,从“无糖”领域到“养生”赛道,它是在中国走了四十年的老品牌。
与一般的舶来品不同,这个品牌从外在到根源都是“中里中气”的。在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个品牌时,三得利依靠一套出神入化的“本土化策略”,闷声在中国发起了大财。
提起无糖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东方树叶或者元气森林。然而,最早进入中国的品牌,是这个和国货有99%相似度的日本品牌。
1899年,三得利创始人鸟井信治郎开了一家小商铺,主营葡萄酒和威士忌。小店先后命名为鸟井商店、寿屋,最终定为三得利。
上世纪80年代,借中日建交契机,三得利对中国销售威士忌,由此接触到中国福建的乌龙茶。
当时在日本,为了和另一品牌伊藤园竞争无糖茶市场,三得利推出了乌龙茶,特别强调中国福建元素,一度让乌龙茶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中国产品。
在本国站稳之后,三得利开始谋划中国市场。1997年,三得利推出第一款乌龙茶饮料。这也是中国市场上较早的无糖茶饮,比东方树叶早了14年。
在过去一年的中国茶饮市场,三得利以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农夫山泉。
很多人都以为它是中国本土品牌,实际上,在一百多年时间里,三得利已经从最初的日本小商店,发展成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为如今的跨国集团。
它从经营酒业起步,成功打入欧洲市场,之后又凭借以乌龙茶为主的茶饮产品在中国畅销。在业内,三得利被视为健康消费趋势的引领者和跨文化融合的成功实践者。
2024财报显示其全球酒饮营收人民币1651亿元,中国是最核心的增长市场,约占全球营收的12%-18%(200亿-300亿人民币)。
作为一个外来品牌能在中国站稳,甚至比很多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市场,让消费者在冰柜挑选饮料时选中它,这不是偶然。
创始人鸟井信治郎,曾是中药材批发店学徒出身,非常善于“模仿创新”——先学会对方技术,加以改装创新后,再将产品销售给对方。这个策略在早期销售威士忌酒时就十分奏效,从包装到口味,三得利伏加特都像极欧洲原产。这让三得利迅速发家并在全球名声大噪。
首先是在乌龙茶单品上衍生了多个款式。例如,在含糖量上有无糖及有糖区分。在风味上,除了经典乌龙茶,还融入多种花香和果香产品,推出了茉莉乌龙、桂花乌龙、橘皮乌龙等。在规格上,2023年推出具有前瞻性的1250m大包装,此外还有900ml、500ml、350ml等多种规格。
另外,实行多品类覆盖策略,不断增加品类。除了主打的乌龙茶,三得利还先后推出了其他茶种,如绿茶品牌清茶,植物茶品牌大麦茶等,此外,三得利还将产品延伸到代饮品和功能饮料领域,推出了蜜香、沁系列、果瀑茶、水漾力等产品。
这些产品将茶饮与果汁、蜂蜜、咖啡拿铁等进行多元组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而三得利最新推出的养生饮新品类,添加枸杞、红枣、菊花、决明子等成分,直击打工人养生需求。
在早期,乌龙茶这一产品并不受欢迎。刚摆脱苦日子的国人,喜欢的是甜味饮品,对这种带苦涩茶味的变种饮料不感兴趣。不只是三得利,东方树叶刚推出之时也被嫌弃为“最难喝的饮料”。
直到2016年,元气森林的燃茶引爆了无糖茶,随后中国无糖茶市场规模逐渐提升。三得利依靠最早的布局,也十分“得利”,近几年都处于中国无糖茶市场的前三位。
仅有产品,还不足以让三得利深入中国人内心。为了打开市场,三得利在营销策略上投入诸多心思,关键的一点是放大中式元素,让自己看起来比中国本土品牌还要“本土”。
第一是,名称和包装的本土化设计。很多人误以为它是“国货之光”,就源于这个听起来很像广东品牌的名字。这个名字没有日式“株式会社”标识,也不像英文音译,反而带有几分“三生万物”的中式哲学韵味。
在包装上,瓶身采用一繁一简字体设计,还标注了“福建省推荐”字样。在线上宣传的视觉呈现中,福建武夷山、老北京胡同、太极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武术、江南水墨画等元素频繁出现,部分细节如龙纹的描绘显得十分本土化。
第二是,营销口号大打中国牌。在日本,伊藤园第一个推出罐装即饮茶,并且也是差不多时间通过进口中国福建乌龙茶推出罐装乌龙茶,但没有充分利用营销。
三得利抓住机会,打出“乌龙茶,皇帝的骄傲茶”口号,并强调“最好的乌龙茶在中国福建”。
在中国,三得利所有营销策略都是围绕中国消费者,不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逐渐淡化日文元素。
品牌曾多次派出本土摄影师到中国采风,广告片背景人物和代言人都是中国人,还多次融入中国《西游记》、北京相声等IP元素,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本土化印象。
第三是,围绕减脂减糖的中式养生卖点。曾经三得利为差异化竞争,以“减肥瘦身”为核心营销概念,一句“靠喝乌龙茶减肥”击中都市爱美人群需求。
其中“黑乌龙茶”是三得利首款功能性茶饮料,来源于对多酚(OTPP)的研究。该成分能抑制人体内脂肪酶活性,减缓食物中脂肪的分解,从而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添加高浓度OTPP的黑乌龙茶在日本一上市便广受欢迎,首年销量达1000万箱。
2017年,含高浓度乌龙茶茶多酚的黑乌龙茶以新包装进入中国市场,三得利通过投放地铁、互联网媒体强化“减脂养生”标签,受到关注健康尤其是受肥胖问题困扰人群的追捧。
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三得利与养生博主合作,将产品与“刮油神器”“抗糖必备”等热门话题绑定,并发起“女团水DIY”挑战,吸引追星群体。
作为深度学习中国文化的外来品牌,三得利在决定零售企业生死存亡的渠道铺货方面,也是围绕中式元素建立起竞争优势。
在中国市场,谁占领便利店冰柜,谁就掌握了即饮市场的半壁江山。三得利深知这点,与罗森、7-Eleven等日系便利店建立合作关系,支付较高的陈列费,让乌龙茶、果瀑茶等长期占据冰柜中层的黄金位置。
此外,三得利也竭力丰富产品种类,在中国市场的SKU数量超过50个,除了各种风味的茶饮料、功能饮料,还有威士忌、啤酒等酒类。这样一来,在店主和经销商铺货时,能实现灵活组合,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
在线上渠道布局上,三得利积极拓展,全面布局天猫、抖音、美团等电商和即时零售平台。其中,小红书和抖音是三得利进行直播和内容种草、促进产品转化的主要渠道。
2023年数据显示,三得利茶饮料在阿里系、京东系和抖音电商的销售额排名中均位居前二,在美团、饿了么即时零售排名中位列第一。
在实现全渠道协同方面,三得利采取数字化手段,构建方式主要是全域数据整合和运用智能营销工具。
三得利成立数字营销本部,搭建供需数据拆解模型,通过“新品策略地图”与“新概念智测”优化产品开发,提升成功率。
为了打通天猫、便利店等渠道数据,三得利推出集团会员小程序“乐享会”,实现跨品牌权益互通,从而降低获客成本和提升活跃度。
近年来,三得利也注意到要智能场景渗透,部署如MySalesHub这样的AI推荐引擎,依据地理位置和消费时段,为消费者推送个性化产品。2024年,三得利还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达成合作。
走过百年的三得利,在中式无糖茶,无疑是扮演着引领者角色,但在最新的养生水领域,则是跟随者角色。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九游娱乐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72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