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河南省郏县白庙乡大郭庄村郏县睿合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连片桃林硕果盈枝,油桃、水蜜桃挂满枝头。10多位村民穿梭于桃林间,采摘、分选、装箱,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合作社负责人吴新召介绍,当前正值“突围”桃采收旺季,亩产突破4000斤,市场批发价每斤稳定在5元以上。“从2015年创建时的50亩,如今已发展到380亩,种植桃、梨、樱桃等30余个品种,实现每年5 月至10月鲜果持续供应。”吴新召说。
作为白庙乡返乡创业代表,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吴新召投资近300万元创建郏县睿合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果树第一年挂果即实现盈利70万元左右。到2024年,年盈利已突破200万元大关。
在合作社分选区,68岁的村民郭军营正娴熟地进行果实分级。“我家5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年租金3000元。在这务工日薪80元,年增收两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郭军营道出村民心声。
大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林向辉说:“销售旺季时30余家商超集中采购,果园用工高峰超80人,年均用工超5000人次,年发放工资近4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目前全村已建成2600余亩示范基地,年经营额达1800余万元,带动就业超3万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
在品牌建设与销路拓展方面,睿合合作社注册“睿合”品牌,统一包装设计,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将鲜果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座城市。
在郏县南部20公里的长桥镇东谷刘村,九谷仙人无花果种植基地同样迎来丰收季。基地负责人李晓鹏手持测糖仪抽检果品,边记录数据边介绍说,基地实行“当日采摘、当日分拣、当日冷链运输”模式,冷链车直通各大城市商超与电商平台,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无缝衔接。基地种植面积已突破560亩,配套建成11个冷棚、4个日光温室及现代化仓储设施,成功将鲜果采摘期延长至4个月。
在品牌建设与销路拓展方面,李晓鹏注册“九谷仙人”品牌,统一包装设计,依托短视频、直播等线上推广,并与多家连锁超市、高端水果店建立稳定供货渠道。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该基地开发无花果干、饮品、无花果酒、无花果精油等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媒体渠道拓展销路。
“通过全产业链优化,年营收较纯种植时期增长80%,带动附近25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李晓鹏说。
近年来,郏县紧扣“特色产业富农、科技创新强农、全链融合兴农”核心,以特色林果为抓手,构建起“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品牌引领、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框架。立足“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当地将林果产业深度融入“三色经济”发展战略——作为“绿”板块(设施农业)的核心支柱,与“红”(郏县红牛)、“黄”(烟叶)产业三产齐驱,合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推广领域,郏县林业与河南省林业科学院、河南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紧密携手,建成林九游娱乐果技术推广专家工作站1处,培育林草科技推广乡土专家5人。通过实施中央财政推广项目,建成猕猴桃、大樱桃及中油蟠九号桃示范基地,带动千余户林农增收,新增特色林果种植面积2500余亩。
技术创新方面,郏县深化与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成市级林果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团队扎根田间开展驻点指导,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华硕苹果等优质品种28个,推广矮化密植、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15项。其中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每亩用水量减少30%,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40%,带动林果平均亩产提升15%以上。
品牌与产业链建设同步推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成功注册“郏县红牛”“坡河萝卜”等3件地理标志商标。依托展会和促销活动,推动产品打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商超,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时加速林果与加工、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1个,打造“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8个,18个农产品入选国家级名特优新名录。
如今,郏县农村合作组织突破千家,吸引2.2万户农民加入,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4万余亩,年产量达8万吨以上,带动1.2万余名村民投身种植、管理、运输、销售及配套服务全链条,成功开辟以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九游娱乐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72226号